close

房屋CP值看公設比

談起房屋商品的CP值,建商可能會用配備建材或類似角度來解釋,但多數人應該會馬上想到「花多少錢買多少坪數」;畢竟坪數是房產購買行為中最易量化的項目,也是一般購屋人直覺會先檢視、且最重視的部分。 

不過在台灣,並非花多少錢就能購買多少實用坪數或面積。原因在於,台灣的房屋物權採登記主義,也就是無論公或私用,只要是存在的空間物,就必須登記某人名下。這使得規劃公共設施的社區房屋,購屋者買到的並非全是可實際使用的坪數,而是內含『虛坪』,在銷售時也就出現所謂『公設比』的參考數字,而且各建商的計算方式及細節也略有不同。 

公設比這個數字,指的是購買坪數中,有多少比例是社區各住戶共同持分的公用面積。舉例來說,數字如是百分之二十,就代表每買十坪,當中就有兩坪是公用空間,當然也就代表,屋主實際可私人使用的面積只有八坪。再仔細區分,大樓社區必須規劃一定面積公共設施,透天社區則視個案而定,但一般較少見;因此一般談房屋的公設比,指的通常是大樓產品。

九四年後規範八樓以上建物須設兩座逃生梯,是大樓公設比增、房屋CP值降的主因。九四年後規範八樓以上建物須設兩座逃生梯,是大樓公設比增、房屋CP值降的主因。

近年新案公設比偏高

而這幾年有看房經驗的人會發現,屋齡較新的大樓房屋,公設比更高。根據本刊稍早調查,近年新建案的公設比數字確實驚人,等於花更多錢來買不是自用的空間。在相同價金,並排除特殊情況,如廣告戶、餘屋出清或透過關係購買價格較低的前提下;公設比高的房子,確實會給人CP值較低的印象。 

那麼,北台灣近年銷售建案,平均公設比是多少,或說CP值高低如何?還有,如果台灣房屋銷售坪數,就是實實在在的使用坪,而不把公設面積灌入,單價又會變成什麼模樣? 

從附表可看到,近四年台北市十二區新推房市產品的公設比平均數字,全部都在三十二%以上,全市平均值更超過三十三%;因此公設比低於三十三%,在台北市就算相對低,CP值相對較高。 

細看各區,是大安及松山兩區最高,都超過三十六%,原因應是兩區近年所推產品坪數偏小之故;因為含樓梯間、機電室等公設面積,各樓宇或社區通常差別不大,而小坪數產品的分母小,公設占比就更容易拉高。相對地,大同、萬華、內湖及文山等區,買同樣的銷售坪,實際私用坪數稍多,故CP值稍高,但其實差距不大。

哪裡的房子C/P值最高

實坪單價更加昂貴

如果沒有虛坪及公設比,實坪單價又會變成怎樣呢?由於建商規劃興建公設仍要花費成本,實際總價不變,這時公設價金就會灌入私用坪數內,使單價拉高。以此觀點換算,北市十二行政區的實坪單價,只有文山區低於九十萬/坪,最貴的大安、松山區更超過一九○萬/坪。前幾年有學者指出,台灣房價比帳面數字更貴,原因就出在這裡。 

新北市的公設比數字較台北市略低,研判則和產品坪數一般仍略大於台北市有關,但即便如此,附表顯示平均仍超過三十%。樹林、鶯歌、泰山及八里等區低於三十%,代表這幾區的購屋者買到的實坪稍多;新莊推案平均公設比則是新北市最高,原因和北市大安區類似,也就是小坪數產品量體較多。 

進一步來說,公設價金灌入私人使用坪數後,實際單價只有鶯歌區在二字頭,三字頭的也只剩三峽,印象中仍是低價區的林口、樹林、八里及淡水,則全超過四十萬/坪;彈丸之地永和,換算單價更逼近九十萬/坪大關。 

剛升格的桃園區,平均公設比數字也超過三十%;平鎮、龍潭及八德都低於平均值,CP值相對較佳,最低的則是龜山及楊梅平均都不到二十九%,是桃園各區中大樓產品最物超所值的區域。和高鐵青埔特區相關的中壢及大園,則是唯二平均公設比數字超過三十一的區域,實坪單價更已上探四字頭。 

新竹地區方面,大樓推案主要在新竹、竹北兩大城市,而兩市產品的公設比平均值和北台灣其他區也都相似,來到三十%大關。唯一例外是湖口,這可能和該區近年所推大樓社區,多為五樓、無地下室的公寓有關。

哪裡的房子C/P值最高

公設比三十%成常態

從公設愈低CP值愈高的角度,基隆的房子就真的物超所值?不但平均單價低廉,公設比更都低於三十%。宜蘭則是礁溪及頭城大樓產品較多,而因為小坪數產品比例更高,因此公設比也相當高,已來到四十%上下,礁溪實坪單價更將近六十萬/坪。 

由以上描述可知,扣除基隆之外,北台灣大樓產品公設比三十%似乎成了基本值。這主要是蘆洲大囍市大火釀災,使得九十四年內政部修改建築技術規則,規定八樓以上建物都須設置兩座逃生樓梯,往後興建大樓的公設比就此暴增。 

此外,近年都會區完整大型基地難求,導致新建案基地面積縮小化,以及單價拉高導致,小坪數低總價產品更受置產客青睞等因素,都是讓公設比拉高成為常態的重要『助力』。 

然而基於公安理由,要求增設一座樓梯,造成消費者購屋時花錢買公設的比例拉高,雖帳面上房屋CP值下降,但平心而論,從社區安全及人員逃生的角度,高樓建物多一座逃生梯,毋寧仍是有備無患,尤其安全或生命,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。 

要檢討高公設比,或說盡可能提高購屋CP值,消費者須認真檢視並考量的,應該是和社區安全無直接相關的非必要公共設施。

業者為增加賣相而規劃多元休閒設施,會使公設比提高,但不見得能提高CP值。業者為增加賣相而規劃多元休閒設施,會使公設比提高,但不見得能提高CP值。

可篩選非必要公設

為刺激銷售或提升社區質感,近年業者時興規劃增設多元休閒公共設施,如健身房、閱覽室、交誼廳,較高檔社區甚至還有游泳池等,其實也是讓公設比拉高的外部因素。 

所以,如果考量使用這些休閒公設的頻率可能偏低,則規劃多元休閒公設,導致公設比拉高的建案或產品,其CP值就偏低。還有,休閒公設的實用價值,和未來使用管理維護的品質也有關,是必須同時注意的。 

消費者在辨識、衡量房屋CP值時,還要看清楚建案或社區的基地形態是否方整,因為這會直接影響產品的格局規劃良莠,也和CP值高低息息相關。 

因為,同樣是二十或三十坪,如果社區基地方整,通常較能隔出更佳的格局,採光也會比較好,空間也可獲得更有效利用,這當然會提升CP值。相反地,基地不方整,甚至畸零破碎,就有可能因為屈就不方整的基地形狀,出現位置較差的產品,或隔出不佳的格局,甚至造成空間浪費,當然採光通風也都會受影響,降低CP值。 

如果您買的是成屋,就可親眼一一檢視這些可能的問題,如果是買預售案,則就要更加注意,最好是拿著建物平面圖到現場進行方位、座向的比對,做最適當的摹擬,以保障自己的權益,避免買到CP值偏低的房子。 

房屋CP值的高低,除了用客觀的實坪、虛坪比例,及基地條件等直觀因素衡量外,和購屋者的主觀認知其實也有密切關係。

房屋CP值因人而異

實坪大小、價格高低等等,是可評估、丈量的,主觀感覺就很難具體量化,但也都是產品價值的重要組成;這包含個人對房屋裝潢、格局,外部環境的喜好,還有所在區段的交通條件,生活採買便利程度,公園綠地等攸關生活品質的元素,也都在考量之列。 

甚至,就算相等總價、公設比相同,甚至相似區段的房屋,細部上也會有所差異;因為和可規格化的3C商品或其他產品不同,每一宗建案、每一棟樓、每一間房子,都有其個別不同或特色處;換言之,沒有兩間房子是完全一模一樣的。 

因此一棟房屋的CP值,客觀上可透過買到多少實際坪數,基地條件及格局規劃優劣來判斷,但最後是高或低,還是取決於個別需求、因人而異,沒有一個標準、準確的數字,正所謂「每個人心中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理想房子」。

基地大小及條件形狀,也會影響房市產品格局及CP值。基地大小及條件形狀,也會影響房市產品格局及CP值。

【更多精采內容請上《住展房屋網》官網www.myhousing.com.tw;《住展房屋網》官方粉絲團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yhousingfan。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】

引用:https://tw.house.yahoo.com/news/%E5%93%AA%E8%A3%A1%E7%9A%84%E6%88%BF%E5%AD%90c-p%E5%80%BC%E6%9C%80%E9%AB%98-062700180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師房屋-大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