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地產專欄】花敬群:房價高不代表沒有跌價!房價本來就每有統一售價,就算再一個區裡,也有漲的跟跌的。

房價問題大家罵翻天,輿論上也不時報導哪裡又創高價,哪個豪宅要賣怎樣的高價位,把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,說的快變成真理。

房價漲與跌準則在哪?

房價漲與跌到底指的是什麼?最簡單的表示方式就是某個房子前後交易價格的差距,漲就是漲,跌就是跌。這說法其實未必正確。因為前後交易之間可能被進行裝修加工,因此漲的部分要扣除裝修成本才算數,但市場資訊不可能如此細緻完整,所以我們就接受簡單算數結果也無妨。

但是,整個城市的房價漲跌該怎樣觀察?我們知道可以用房價指數變動來表示。然而,房價指數上漲2%是否代表全部房屋的價格都上漲2%?答案顯然不是。

用較簡單的平均數觀點來說,整個城市房價漲2%,是因為某些房子漲超過2%,某些漲較少,某些可能是跌價的,只是平均剛好2%。房價若下跌則反之。從房價指數模型的邏輯而言,則是某些房屋的屬性(或品質,例如樓層價差、臨路狀況)對價格的貢獻度提高,但某些屬性的貢獻度可能是持平或降低,只是加權計算結果剛好是漲2%。

房市不會齊步走!

這些觀點告訴我們,房市不可能是齊步走的,漲(跌)價時並非所有房屋都上漲(下跌),不同品質屬性對房價的貢獻程度也是持續變化的。當大家了解這個道理後,就可得到以下結論:「房價指數上漲時還是有少數房屋跌價,房價指數下跌時仍有少數房屋漲價。」更重要的是「房價指數持平時,漲價房屋與跌價房屋的比例應該差不多。」

最後一點特別重要的原因,在於近來台北市的房價指數基本上已接近持平狀況,表示台北市的房屋大概一半還在上漲,但一半已經跌價,只是漲跌的幅度可能都不是太高。

有人會問,台北市房價還那麼高,哪有下跌?

這個問題基本上是沒有正確區分房價水準與房價漲跌的問題。房價很高,跌一點點後還是高不可攀,但不表示房價沒有跌,只是還沒跌到人們認同的合理價位而已。然而,一旦房價開始反轉,跌價的時間會延續好幾年,不合理的泡沫也會逐漸消氣縮小(最好不要整個破掉),所以房價如果漲太高,後續跌價壓力也就越高。例如民國80年前後台北市的房價泡沫比現在還大,但到民國90年前後,台北市的房價其實已跌到可合理負擔的水準。這些重演的歷史雖然讓人難過,但真理就是真理,神話永遠就只是神話,目前的房價泡沫是慢慢消氣還是快速萎縮,就等時間來告訴我們答案。

引用:http://tw.house.yahoo.com/news/%E3%80%90-%E5%9C%B0%E7%94%A2%E5%B0%88%E6%AC%84-%E3%80%91-%E8%8A%B1%E6%95%AC%E7%BE%A4-%E6%88%BF%E5%83%B9%E9%AB%98%E4%B8%8D%E4%BB%A3%E8%A1%A8%E6%B2%92%E6%9C%89%E8%B7%8C%E5%83%B9-050550364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師房屋-大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