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家專訪】首購族力拚 林小凱:有房即是一種成就

【專家專訪】首購族力拚 林小凱:有房即是一種成就

從陰宅賣到陽宅,業績一樣嚇嚇叫,五年前林小凱還在龍巖人本銷售生前契約,現在已在國內代銷業龍頭甲山林機構擔任副理,累計個人總銷售金額突破16億,戰功彪炳,更曾經手總銷200億的大案。林小凱建議,首購族買房必須量力而為,也要有吃苦的準備,多年後將獲得意外的成就感。

多年累積的殯葬業經歷讓林小凱接觸到最直接的社會感受,也學會如何將心比心。他坦言,當初轉行遭遇最大的瓶頸是預算不夠的客層,尤其陽宅交易總價遠高於陰宅,動輒上千萬甚至數億,因此細心傾聽客戶需求更顯重要;如有心態過於保守的客戶,他總是靠不斷溝通使對方安心,「畢竟每賣1戶房子,都是在協助1位客戶成家、圓夢」。

回憶起特別的銷售經驗,林小凱說,剛入行時曾有一對年輕夫妻向他購買基隆的預售屋,接下來幾年又陸續購買4、5戶其他預售屋,彼此熟識後才發現這對公務員夫婦想為3個兒子置產,預先為成家立業做準備,年紀輕輕卻能眼見深遠很不容易。另有一位七年級女生,天生喜歡理財,近幾年陸續向他購買4戶預售屋,原因是家中房產準備都更,她因此跟銀行貸款2000萬,把賞屋當作興趣,不斷投資置產存下後半輩子老本。

年輕人買房往往會陷入一些盲點,林小凱說,以甲山林「城上城」為例,建案銷售賣點為「用1字頭房價享受帝寶人生」,故買方大部分是新婚夫妻及首購族,不過,他們普遍不清楚市場行情、產品需求和自身能力,只是一昧比較區內不同建案,導致猶豫不決、容易失焦。

「沒有100分的房子,找到買了不會後悔,且能滿足未來十年家庭需求的房子,就能一步一步解開迷思」林小凱建議,年輕人成家應先求有再求好,一開始就要考量獨立的生活空間及以後生小孩的居住需求最好有25~30坪,同時要慎選交通機能,假如平時早點出門、晚點到家,能用相同預算換取更大居住空間,那麼何樂而不為?像是紅樹林站至台北車站通勤時間僅40分鐘,搭捷運又不怕塞車,非常適合雙薪家庭的收支。

至於理想的購屋區域,林小凱指出,只要負擔得起就是好房子,總體觀之,可以從房價基期較低、未來增值看得見的區域下手,符合條件的以新北市淡水區為首選;觀光勝地淡水由於交通壅塞,每坪房價最低可見2字頭,淡海新市鎮也才3字頭,相對其他地區5到8字頭房價,仍有可觀的補漲空間。

長遠來看,已動工的淡江大橋將來35分鐘車程可抵桃園國際機場,經64、65號快速道路通達雙北市;連接淡海新市鎮與淡水舊市區的輕軌捷運也預計四年後完工,在公共建設利多挹注下,交通問題獲得舒緩,當然提高民眾居住意願。林小凱表示:「眼光看得準,未來機會總是比別人多!」

首購族有買房心法嗎?林小凱說,必須換算每月收入與生活開銷,以20年期房貸、2%利率為例,便能推算出自己可負擔的範圍,若貸款1000萬,每月本息攤還金額約6萬,或貸款500萬,每月本息攤還金額約3萬,以此類推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總價。但往後能否準時還款也是重點,所以建議房貸比重不要超過月收入一半,以免壓迫日常生活開銷。

林小凱提到,不可否認地,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將大部分收入用於娛樂享受,但是「苦一陣子,不要苦一輩子」,如果能調整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,讓較多資金分配到不動產,養出第一間房子自住比較實在,「當同儕都在花錢享樂,你卻願意儲蓄買房,有一天回過頭看,這將是一種成就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師房屋-大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