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住展房屋網 編輯室】台北市內湖五期重劃區及南港工業區,有許多工業用地都違規做住宅使用,台北市政府特別成立專案小組全面稽查,半年內共查獲十件工業區建物違規變更為住宅的案件,每件都裁罰建商三十萬元並要求限期改善。這波遭罰的「工業住宅」名單,很多是知名的建商蓋的,為什麼大的建商也違規蓋起工業住宅? 

工業住宅在近年來相當熱銷,這是因為房價飆漲,許多建商乾脆將原本應當作為廠房、廠辦的工業用地建物紛紛改建為住家出售,於是市場上出現很多「工業住宅」,這些工業住宅因土地取得成本較低,房價低於市售房價二至三成,外觀上也與一般住宅相差無幾,所以吸引不少民眾購買。

工業住宅成本較低

「工業住宅」建案當初送件與取得執照的設計圖,都是以工業廠房、辦公室為設計,建商靠著私下二次施工改裝成純住宅,而且建商在樣品屋、銷售傳單、廣告上面很少會註明建案的土地使用分區,常會誤導民眾可以作為住宅使用。即使有部分的住戶知道買的是工業區的房子,但住戶自行二次施工也是違法的行為,會被主管機關勒令拆除、停止使用或下令恢復原狀。 

為什麼建商明知違法還要蓋工業住宅?主要是有暴利可圖,加上政府查緝會面臨到舉證困難的問題,縱使被查到,罰款也很輕,這次查獲的十件違規變更為工業住宅的案件,每件只罰建商三十萬元,而建商賣一間房子售價動輒一、二千萬,建商的獲利至少數百萬元,市府卻只罰三十萬元,對建商來說根本不痛不癢。

 

工業住宅取締困難工業用地的土地取得成本比較低廉。

罰款很輕不痛不癢

台灣工業區土地閒置情形越來越多,政府於民國九十年修法,將工業區土地的使用項目由原來只能設立工廠的規定,放寬可以作為商業用途,但政府善門一開,讓建商有機可趁,在工業區申請建照時,大多是用「一般事務所」、「一般零售業」或是「運動休閒設施」等名義申請,然後再以一般住宅出售。 

「工業住宅」雖屬違規使用,但是政府在處理上,常會碰到舉證困難的問題。例如,工業區內的一般事務所建物,如果只是留宿於建物中,或局部做為住宅使用,不能算是「違規使用」,而「留宿」與「住宿」很難區別,因此要認定建物用途確實是做為住宅使用,在執行上困難度相當高。實際上,各地方政府也因為查緝困難,幾乎很少有查緝的行動。

無法強制進屋檢查

建商銷售的工業住宅,如果已有住戶遷入,則屬於私人產權,建管處即使接到檢舉,巡查人員仍無法強制破門進入屋內檢查,這次建管處是從公廁下手,根據規定,工業區建物公廁應是開放空間,任何人路過都能使用,但建商為了改裝成純住宅出售,將公廁隔間,變成只有住戶才能使用。這十案件都有類似情況,才被查出來有違規情形。 

政府主管機關規定,工業區申請的建照案件,起造人應該在樣品屋、銷售傳單、廣告等明顯處,加註建案的土地使用分區,不得有誤導民眾的資訊,如果有不實廣告惡意欺瞞等行為,經過公平交易委員會認定而受處罰,或有敗訴判決確定時,建管處就會廢止建造執照。 

儘管如此,但因工業用地的土地取得成本比較低廉,建商推出的建案單價也會比鄰近一般住宅行情低很多,工業住宅自然大受民眾歡迎。

賭賭運氣牟取暴利

工業住宅雖然構成了違規使用的情形,但考慮到現實環境,主管機關不致於全面的取締,這就如同違章建築的拆除,牽涉到經費、人力和舉證困難等實際問題,因此工業住宅雖有被取締的風險,但大的建商仍然敢賭一賭運氣,蓋工業住宅,牟取暴利。 

台灣產業結構逐漸轉型,位在都市計劃範圍內的工業用地是否還需要那麼多,值得檢討,市場人士認為政府應將部分的工業用地開放,才能徹底解決工業住宅的問題。

本文摘自12月5日出刊之《住展雜誌》385期房市話題,同期內容除本文外,並有「縮小貧富差距的真方向」、「房市不敗神話 尋找下一條捷運金礦」、「有關容積事 你不可不知」、「台灣房市會泡沫化嗎?」、「不讓你好稅 國稅局獵殺投資客」、「新北市晉身直轄都會第一步」、「溫泉住宅這樣買就對了」等,更多內容請參閱《住展雜誌》,並尊重智慧財產權,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:住展雜誌,更多資料請上住展房屋網 http://www.myhousing.com.tw 謝謝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師房屋-大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