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發及居住行為 需盡速加入減碳行列

【住展房屋網/台北報導】對房地產市場來說,本屆立院會期具有劃時代意義,原因自然是火速拍板的房地合一,代表台灣房產交易稅制進入一個全新紀元。不過另一個三讀通過的法案,對房市來說影響更為深遠,那就是《溫室氣體減量法》。 

根據剛拍板的法案內容,台灣全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,在2050年時需控制在2005年的一半,也就是122.45百萬噸之內;環保署說明,半年內將制訂子法,五年內與其他部會協商,訂定排放CO2額度的拍賣、交易等機制,並將現行『強制盤查、自願減量』,逐步進階到『效能獎勵』,最後到『總量管制、排放交易』階段,並預估碳交易12年內可上路。另外,非核家園也同時入法。 

全球暖化現象加劇是不爭事實,台灣儘管因為中國箝制,無法加入國際組織,但節能減碳仍是無法拒絕的地球公民義務。而說到節能減碳,大多數人會想到盡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,或更有效率的電器使用,但其實開發及居住行為方面,也有更多面向能達到環保節能的目標。 

畢竟人類各項活動中,除了交通移動外,最花費能源的就是開發及居住行為。試想,一個工地從開挖、結構施作、灌漿到最後形塑外觀,花費的材料與能源龐大,更不要說開始居住使用後,耗費的能源更加可觀。 

目前台灣在建築開發的過程上,並沒有太多節能減碳規範,但在規劃及使用端,則有綠建築或智慧建築標章,搭配容積獎勵,採取鼓勵方式推動。因此溫減法過關,官方或許會加強推動具節能效益的建築標章制度。不過,有很多現狀問題必須先解決,才能讓政策發揮最佳效益。 

比如綠建築標章,就住展房屋網企研室長期觀察發現,多數民眾仍缺乏相關意識,使得標章容易變成開發商獲取額外容積、賺取更多利潤的旁門左道,原本的節能思維反而成落居陪襯;此外,如果使用端缺乏適足管理,將使節能效果打折,標章便形同虛設。 

從綠建築到剛拍板的溫減法,當然都是正確方向,但制度與標章訂定是其次,執行面或執行力才是關鍵。台灣目前諸多亂象,都不是沒有法令規範,而是公權力不彰所致;如前陣子吵得兇的農舍問題、野火燒不盡的違建爭議都是如此,而爭議不止的BOT制度更是不在話下,甚至弊病叢生的容積移轉制度也是這樣。 

所以,節能減碳入法是好的開始,但真正的重點在於如何落實?這點一直是台灣官僚最缺乏的。然而,我們不能只靠官僚,所有民眾都必須意識到,如果再不身體力行節能減碳,並從消費端來要求開發商跟進,對很多人來說,或許有生之前就有機會看到生態浩劫、環境瀕於毀滅的末日情節在眼前上演,到時就不是像在電影院看驚悚片般,只是虛驚一場了。

開發及居住行為 需盡速加入減碳行列

新聞提供:住展房屋網www.myhousing.com.tw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師房屋-大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