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颳起一陣旋風的柯P,自接任台北市長以來,仍不斷成為話題焦點;如蔡正元罷免案投票日前夕,他就在個人臉書上po了一篇藏頭詩。就首都首長角色論,這樣的動作當然不適當,但確實也顯露柯P非典政治人物的特殊風格。 

同樣地,在社會住宅政策上,柯P目前為止也算是能別人所不能。這當中,和前朝郝市府或隔壁朱市府最顯著的不同處,就是設定租金差了一大截。 

郝朱兩人的公宅租金,號稱市價的八折,但很多受薪階級仍難負擔;而柯P宣示設定租金每月6800元起跳,已掀起又一波話題討論,甚至出現號召年輕人班師遷回台北市的口號。

當然,和推動超過二十年的韓國或更久的日本相比,柯P的6800元月租金還有進步空間;但台灣社宅幾乎是從無到有,所以先求有,再求好,也就是設法先讓租金低於市場行情,之後再比照日韓作法,以家戶或個人收入多寡為計算主要依據,或許是可接受的。 

然而,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,我們不應該也用這種「先求有再求好」的準則,來看待同樣正在進行式的不動產稅改。 

社宅是從無到有,先求有但不夠好或可接受;然不動產稅制不是從無到有,住展企研室過去更多次提出分析指出,現行稅制問題叢生,不但使得房市充斥短期炒作,更成資產族囤房的最佳助力,至今已到了不能不修的地步;而且如果修得不夠確實或對症下藥,甚至還會有反效果。 

而政院剛拍板的房地合一課稅新制,某種程度的確服膺實價課稅精神,這點外界應予認可;然兩年內僅課以30%以上稅率,只是徒具形式、聊備一格,而且遠低於現行奢侈稅,當然不可能達成張盛和所稱抑制短期炒作之效。 

以房屋居住使用慣例,一般應是持有使用五年始視為自用;也就是五年以下即轉手者,除非是特殊狀況,否則即應視為短期交易,課徵較重稅率。同時更應搭配累進稅率,而且不只是按持有年限調整,持多屋者個人,非家戶課稅稅率也應該加重之。 

然而房地合一再怎樣設計,也只管交易利得這一塊;住展企研室稍早已多次指出,不動產稅制扭曲造成房市供需及價格失衡,持有稅及贈與繼承這兩塊問題更大,持有稅實質稅率偏低,讓囤房輕而易舉,現在新建築的房屋稅增幅高於地價稅,更形成地上物改良更難的怪異情況;這些都是沒有任何中心思想或目標的改變,為改而改,結果改了比不改更糟糕! 

還有,現階段討論交易利得,討論持有稅,但始終獨漏贈與這塊。然近年交易量縮,房屋贈與棟數卻年年創新高,由此可知,贈與房屋稅基仍嚴重偏離市價或實價,形成極大避稅漏洞,因此持續成為資產階級節稅的最愛;這可是讓房價居高、無法反應真實剛性供需機制的重大環結之一。 

據此,不動產稅改不僅不該先求有再求好,更不能只討論修改交易利得之房地合一稅或持有稅之房屋稅;中央應盡快檢討贈與繼承房產稅制,地方也宜根據現有的實價登錄資料調整房屋及地價稅基,使其盡量與市價連動,甚至可考慮仿照部分國家,改採單一一筆的房產持有稅。

稅制改良 房地合一只是九牛一毛

文章出處:https://tw.house.yahoo.com/news/%E7%A8%85%E5%88%B6%E6%94%B9%E8%89%AF-%E6%88%BF%E5%9C%B0%E5%90%88-%E5%8F%AA%E6%98%AF%E4%B9%9D%E7%89%9B-%E6%AF%9B-010300065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師房屋-大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